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纳米药物载体研究概述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5-14 07: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纳米粒子药物载体是纳米级的药物载体输送系统,许多药物由于其溶解性差、稳定性低、易于快速代谢、缺乏靶向功能、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等缺点,造成药物难以充分利用。纳米粒子

纳米粒子药物载体是纳米级的药物载体输送系统,许多药物由于其溶解性差、稳定性低、易于快速代谢、缺乏靶向功能、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等缺点,造成药物难以充分利用。纳米粒子药物载体是纳米颗粒作为药物载体,纳米粒子利用自身的亲、疏水基团,分子间的作用力包括疏水、静电、氢键以及共价键作用对药物进行包载或吸附,形成稳定的内包药物的药物递送系统。纳米粒子粒径大小通常在1~1 000 nm 之间[1]。

使用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可以增加不溶性药物的溶解度,提高药物的吸收率,提高药物的靶向控释能力,只在特定的环境中释放药物,可以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并可防止药物过早降解[2],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总结过去20年的研究,纳米药物载体材料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至今,纳米粒子相关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孔二氧化硅、脂质体、聚合物胶束、金纳米颗粒等的应用。这种类型的药物载体通过扩散、渗透等方式控制小分子药物以恰当的速度和浓度在体内释放,以提高药物的功效并减小其毒副作用[3]。本综述着重于不同类型纳米粒子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1 纳米粒子药物载体的分类

1.1 聚合物胶束类

聚合物胶束是由合成的两亲性嵌段自组装自发形成的一种具有良好稳定性的聚集体,通常两亲性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以亲水和疏水达到平衡。其疏水端和不溶性药物之间通过分子间键合,亲水端通过将不溶性药物与水溶性环境分离开来,从而形成稳定的胶束。随着系统进入亚稳态,这些胶束相对稳定。KATAOKA 的研究小组是第一个提出将聚合物胶束用作药物递送系统的团队。

过去几年,关于聚合物胶束结构运用在药物载体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这些研究揭示了聚合物胶束作为药物载体的一些显著优势。与由胶束组成的低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不同,已知聚合物胶束具有“隐身特性”(血液中极长的循环),这一特性的获得与其较高的结构稳定性直接关联。发现即使没有诸如抗体的生物学特异性配体,聚合物胶束系统也可以增强肿瘤的积累。

聚合物胶束的药物控制释放是评估胶束效果的重要因素,智能型胶束可通过外部或内部环境的刺激来控制药物的释放,例如温度、pH、磁场、超声振动、光变化等。其中,光触发药物释放提供了一种操纵时空的方法,已经研究了在光刺激下从聚合物释放分子的一系列应用,特别是药物传递。光触发过程可分为光诱导聚合物的降解和聚合物的光致极性改变这两种方法。基于光敏聚合物的输送系统的设计取决于光敏基团作为聚合物结构的引入它的一部分可以吸收光以触发光化学反应,然后引起聚合物性质的变化。触发负载分子的释放通常可以通过触发聚合物或配体的降解或引入它们来实现聚合物中引起非极性转移的结构变化[4]。

1.2 纳米脂质体类

脂质体是利用磷脂双层膜组成的囊泡来包裹药物的药物传递系统。纳米脂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易降解性、降解尺寸可调整和易修改等优点,是一种良好的药物载体,其粒径一般在2 000 mn 左右。纳米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既可包封亲脂药物亦可包封亲水性药物。纳米脂质载体包封亲脂性药物以实现优秀的抗肿瘤作用,它可以改善药物传递途径的吸收,如胰岛素纳米脂质体、透皮纳米柔性脂质体和生物高分子药物等。经过亲水材料修饰脂质体表面后通过静脉注射可延长其循环时间,提高稳定性和药物靶向性[5]。在热敏的脂质体中包载药物可根据相关等离子体纳米颗粒的热响应释放药物,脂质体在正常人体温度条件下是稳定的,不会引起药物的释放。随着温度的增加,高于脂质体的相变温度时,脂质体开始融化,脂质双分子层流动性增加,其所包裹的药物得以释放。

药物载体的靶向性分为主动靶向和被动靶向,被动靶向的原理是由于物理或药理学因素增强了肿瘤部位的药物聚集,例如线粒体具有较大的跨膜电位,很容易将带正电的药物被动导入线粒体,从而实现线粒体靶向。主动靶向则是由于药物传递系统与细胞或组织成分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所产生,与被动靶向相比,主动靶向能及时地将药物分子传递到特定部位,因此目前,主动靶向是一种具有巨大吸引力的靶向技术,许多研究者用甘草次酸、叶酸、透明质酸、多肽、抗体等主动靶向小分子修饰纳米药物载体[6]。

药物在体内传递到靶细胞,体现出主动靶向技术的优势,因为这种技术可以实现药物生物利用度最大化,减少药物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这种优势使得主动靶向技术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多数抗癌药治疗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构建主动靶向药物载体,纳米粒子由特定受体和靶细胞上特定的配体结合。非靶向药物纳米颗粒对肿瘤具有选择性,其中不乏被批准用于临床的例子。由于肿瘤血管结构完整性差、管壁间隙较宽、淋巴回流缺失,被动靶向通过EPR 作用导致肿瘤组织内纳米药物载体特异性富集于肿瘤部位。这种高渗透和渗透(EPR)效应在许多情况下已被证实[7]。相比之下,主动靶向则可导致更高的药物肿瘤内累积,可导致更高的细胞内药物浓度。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网址: http://www.zgzyyxdycjy.cn/qikandaodu/2021/0514/1615.html

上一篇:油茶籽粕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下一篇:中医药高职院校五位一体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