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基于医教协同的西医学习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9 04: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二) 培训和参训单位重视不足影响西学中培训的推广 各中医药高等教育学校作为西学中的培训单位,发挥着主导作用。西学中培训一般由高等中医药院

(二) 培训和参训单位重视不足影响西学中培训的推广

各中医药高等教育学校作为西学中的培训单位,发挥着主导作用。西学中培训一般由高等中医药院校的继续教育学院组织,作为学校正常教学计划安排之外的培训项目,在遴选师资和组织教师授课方面有一定难度,另外西学中培训目标、培训方式比较陈旧,沿袭本科生教学方式,没有一套针对西学中的培训教材。虽然有安排临床培训课时,但临床时间难以保证,缺乏系统完整的临床实践。而作为参训单位,由于医院正常开展医疗业务需要的人手紧张,很难主动让西医停职学习中医,甚至离职学习中医,西医医院对西学中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三) 西学中学员学习态度、知识结构影响西学中培训效果

少数西医医生由于对中医认识不足,存在对中医学习的抵触情绪。加上中西医理论体系各不相同,西医医生专业分工较细,专科医生对中医整体辨证思维、中医临床体系不想深入了解。因此,西医医生对西学中培训主动性较低,学习动机不够明确,学习兴趣不够浓厚。部分学员虽然通过培训了解中医基本理论和基本思想,但是在平时工作中很少运用中医理论对病人辨证论治,培训效果很难达到。

三 西学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路径

在2014年国家教育部、卫计委、中医药管理局于有关部门印发的《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在我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在医教协同背景下建设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医学人才培养体系,需要突出三个结合,一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二是临床能力与人文沟通相结合,三是专业素养与医德素养相结合[4],这为培养新型临床医学人才指明方向,也为西学中培训指出培养方向。

基于医教协同,改革原有的西学中培养模式,着力构建西学中培养、继续教育、医师职业晋升相协调的培训体系,建立西学中培训基地,优化西学中培训内容,运用“互联网+”教学手段,将理论培训与临床实践结合起来,让中医药效果真正体现出来,使西学中学员会用、能用、爱用中医,真正达到西学中培训效果。

(一) 西学中培训与继续教育、西医职业晋升衔接融合

在目前开展的西学中培训项目基础上,探索与继续教育、职业晋升相衔接。将西学中项目纳入省级继续教育项目,融入继续教育学分,给予培训合格的学员继续教育学分,满足西医医生对继续教育培训学分的需求,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另外,在合适时机,省级卫生主管部门推动西学中培训纳入西医职业晋升的必选项目,将西学中作为西医高级职称晋升的条件之一,或对通过西学中考试的评聘职称予以优先照顾,让西医真正重视西学中学习。

(二) 推动西学中培训基地建设

西学中培训基地是医教协同的重要方式,以中医药高校为主,医院为辅,联合建立西学中培训基地,一方面基地可以遴选理论培训和临床课程培训教师,稳定西学中师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西学中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可以整合西学中培训内容,将培训模式和管理流程规范化,将中医理论知识、中医技能、人文沟通和医德素养贯穿其中,使西学中培训系统化。

(三) 推动西学中规范化培训

随着医学模式的更新和优化,需要优化西学中培训,推动西学中规范化培训。首先应在国家层面出版西学中培训教材,将西学中规范化培训内容涵盖其中,包含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和针灸学五大基础课程,包含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和中医儿科学等四门基本临床课程,增加中医药适宜技术、中医药健康管理等知识和技能,充分体现中医思维和技术,结合西医知识结构特点进行设计,力求做到适合西医医生学习;其次培训分为理论培训、临床培训和实践三个阶段。理论培训以面授与自学相结合,增加网络学习课程,安排短期面授培训与答疑。临床培训在医院进行,采取跟师学习形式,学习临床技能并基于OSCE开发西学中实践考核体系。实践可在各自医院进行,重点运用中医药处方和中医药临床技术。通过三个阶段理论学习和临床实践,基本达到理解中医整体思维,掌握中医技术的目的。

(四) 探索师承制西学中培训

中医自古以来就有师带徒的传统,跟师临证、口传心授是中医教学的特色之一。在西学中培训中可以尝试引入师承教育,这种因材施教的方法能够针对西医个体自身的情况指导,有助于西医医生更快掌握中医思维和技能。通过课堂面授和师承辅导,取得老师宝贵的临床经验,特别是中医特色的疗法,比如针灸、推拿、拔罐、刮痧、三伏灸等,不断提高西医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识,促进西学中学习效果。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网址: http://www.zgzyyxdycjy.cn/qikandaodu/2020/1019/727.html

上一篇:浅谈闽台中医药文化
下一篇:基于微课堂的移动式学习模式在中医药高等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