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谢建群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之浅析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1-27 13: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0 引言 谢建群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本人有幸博士期间随诊于谢教授,受益颇深,现将谢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慢性

0 引言

谢建群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本人有幸博士期间随诊于谢教授,受益颇深,现将谢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经验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系指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固有腺体萎缩、数量减少、粘膜层变薄、粘膜肌层增厚为特征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之一。根据Correa 关于胃癌发生的假说的理论[1],肠上皮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IM)和异型增生(Dysplasia,DYS)特别是重度不完全性大肠化生或中度以上不典型增生有引起癌变的可能,故被认为是胃癌前病变。研究已证明,慢性炎症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2],CAG伴癌前病变则大大增加胃癌的发病率,CAG 每年的癌变率为0.5%~1%,伴有异型增生时癌变率更高[3]。因此延缓和阻止甚至逆转癌前病变的病理性进程能够有效预防胃癌的发生,而中医药治疗CAG 具有明显的优势。CAG 归属于中医学“胃脘痛”、“痞满”、“嘈杂”、“纳呆”等范畴。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目前中医界尚缺乏统一的看法,一般认为主要与情志失和、饮食不调、外邪犯胃、药物所伤以及先天禀赋不足脾胃素虚等多种因素有关。多数认为脾胃虚弱是本病之根本,气滞、血瘀、湿阻、热毒等为标,此乃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4]。谢教授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基础在于脾胃虚弱,脾虚重在阳气,胃损重在阴液。无论证候虚实,均以脾胃气虚、邪滞胃腑、胃失和降为根本病机。本病经久难愈,病势缠绵,常因实致虚,以虚致实,反复发作,故而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病理特点。脾为太阴湿土之脏,主湿而恶湿,脾气虚弱,健运无权,水液积聚成湿;肝主疏泄,调畅人体气机,协调脾胃升降。肝失疏泄,肝气郁结,情志抑郁,久则气滞化火,肝火犯胃,灼津为痰;气滞日久,血行不畅,则血瘀内生;胃为多气多血之腑,痰、湿、瘀互结交阻胃络,终成癥积。故本病的由来非一朝一夕所得,乃是一个长期的慢性过程,中医有“久病入络”“久病致瘀”之说,是故谢教授临证每每详察病情,了解病之起因、饮食情志,诊其舌脉,辨其寒热,定其虚实,权衡轻重。

2 治则治法

谢教授基于对于本病病机的认识,临床中坚持以辨证论治为核心;详察病情,注重随症加减;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取得良好疗效。

2.1 辨证论治是核心

谢教授总结多年治病经验,将慢性萎缩性胃炎辨证总结为7 种证型:(1)肝胃气滞型: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2)肝胃郁热型:方选黄连温胆汤加减。(3)瘀血停滞型:方选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4)寒邪侵犯型:方选香苏散加减,寒邪郁久化热则用半夏泻心汤加减。(5)饮食伤胃:方选保和丸加减,必要时合用承气汤。(6)胃阴亏虚型:方选芍药甘草汤合一贯煎加减。(7)脾胃虚寒型:方选黄芪建中汤加减。临床中坚持以辨证论治为核心。

2.2 详察病情,注重随症加减

此外,临床中谢教授常根据病情侧重之不同随症加减,癌变程度较重者,酌情加用土茯苓、龙葵、芙蓉叶、苦参等清热解毒化湿药;胀感明显者,加用枳实、白术、香橼皮、苏梗等理气药;瘀血较重、舌质紫暗瘀斑者,加丹参、川芎、丹皮、赤芍等活血化瘀药;嗳气较频者,加沉香、旋覆花、代赭石、半夏以顺气降逆;舌苔黄腻者,加藿香、枳实、竹茹、佩兰、车前子、黄连等清热祛湿;疼痛明显者,加刺猬皮、铁树叶、炒延胡索、皂角刺、五灵脂等祛瘀止痛药;对于胃痛和胃闷胀均明显者,谢教授多选用对药铁树叶和藤梨根和胃散结,清热利湿;对于便秘的患者,谢教授常根据轻重选药,如对于较轻的便秘,多选用蒲公英、桑叶、嫩钩藤、麻子仁、郁李仁等;对于中度之便秘,多选用虎杖、生首乌、川厚朴、槟榔、生白术、当归等;对于重度之便秘,选用生大黄、制川军、决明子等;对于顽固性便秘,则选芦荟粉装入胶囊服用;泛酸者,加海螵蛸、煅瓦楞等制酸之品;嘈杂及烧灼感者,加黄连、吴茱萸以泻火疏肝,和胃止痛;胃酸少者,加乌梅、炒山楂等以酸甘开胃;口干明显者,加用大生地、石斛、玄参、知母等滋阴生津之品;眠差者,加用首乌藤、合欢花、酸枣仁、远志等养血安神;对于伴有胆汁反流性者,加夏枯草、白芍药等平肝柔肝;对于一些幽门螺杆菌阳性者,常选用黄连、蒲公英等清热解毒兼有杀菌功效;另外,谢教授临证每每加入神曲、山楂、炒谷芽、炒麦芽等消食健胃之品,既能改善食欲,更能促进药物的吸收。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网址: http://www.zgzyyxdycjy.cn/qikandaodu/2021/0127/912.html

上一篇:肠道菌群调节免疫方式研究的新进展
下一篇:世界中联专家应邀向俄罗斯公众院介绍中医药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