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中国特色的生活美(3)

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07 04:2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旗袍,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服装之一,是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女服的代表性杰作。《辞海》写道:“旗袍,原为清满族旗人妇女所穿用的一种

旗袍,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中国传统服装之一,是中国灿烂辉煌的传统女服的代表性杰作。《辞海》写道:“旗袍,原为清满族旗人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下摆不开衩,衣袖八寸至一尺,衣边绣有彩绿。辛亥革命以后,汉族妇女也普遍采用。经过不断改进,一般式样为:直领,右开大襟,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侧开叉,有长、短袖之分。”[3]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旗袍为国家礼服之一,旗袍在20世纪20年代之后成为民国时期最普遍的女子服装。之后一段时间,旗袍在大陆地区又渐被冷落,甚至在“文革”中被视为封、资、修的“四旧”和腐朽生活方式的象征而被大量毁坏。1980年代改革开放新时期,随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文化热、美学热等影响以及影视和选美活动等的推广,旗袍又逐渐在大陆地区成为时尚,并且传播到全世界各地。旗袍经过变化发展,成为一种新式的中国传统服装,划分为古典旗袍、民国旗袍、现代旗袍等。古典旗装大多采用平直的线条,衣身宽松,两边开叉,胸腰围度与衣裙的尺寸比例较为接近。旗袍的总体外观特征大体上是:右衽大襟的开襟或半开襟形式,立领盘纽、摆侧开衩,单片衣料、衣身连袖的平面裁剪等。清代旗装与民国旗袍的主要差别有三点:其一,旗装宽大平直,不显露形体;民国旗袍开身收腰,表现体态或女性曲线。其二,旗装内着长裤,在开衩处可见绣花的裤脚;民国旗袍内着内裤和丝袜,开衩处露腿。其三,旗装面料以厚重织锦或其他提花织物居多,装饰繁琐;民国旗袍面料较轻薄,印花织物增多,装饰亦较简约。现代旗袍以民国旗袍为模型,样式和色彩等都越来越多元化。

中山装,是以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中国现代男式服装。中山装的上衣是一种直翻领、领口严扣、对襟、前襟五颗纽扣、有袋盖和扣子的四贴袋的中西合璧服装,下身是西式长裤。据说孙中山先生在设计中山装时在各个部分的构成上都有一些象征意义:四个口袋象征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口袋盖笔山形寓意重视知识分子;前襟五粒纽扣表示五权分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左右袖口三粒纽扣象征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和共和理念(平等、自由、博爱);后背不破缝表现国家和平统一;衣领紧闭寄意严谨治国。毛泽东主席经常穿着中山装出席各种国内外重大活动;日本人称中山装为“人民服”。中山装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优点和特点,在中华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山装流行甚广,成为中国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

新唐装是作为主办国的中国为2001年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会议与会领导人统一设计制作的休闲服装。新唐装综合了许多历代中式服装的特色:其一,融合中国历代经典款式,如出现于明代、盛行于清代的“立领对襟”,出现于商代、盛行于唐宋的“开襟”,最古老中式服装结构的“连肩袖”。其二,采用传统真丝面料,如始于宋代、属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宋锦”,始于明末清初、属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漳缎”。其三,展示传统精华的纹样,如宋代已出现在服装上的“海水江崖纹”,汉代已应用于服饰上的“万字纹”。其四,采用中国特色传统工艺,如宋代就已使用的“盘扣”,盛行于清代的“镶滚”等。其五,闪烁传统色彩,如故宫红、靛蓝、孔雀蓝、深紫红、金棕、黑棕等厚重大方的传统色调。

这些服装不仅显示了中式服饰的优点和特点,而且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审美中的伦理型特色以及与时俱进的演化发展。

三、中餐与生活美

中餐是中国式或者中国风味餐饮的简称。从总体上来看,中餐的主要特色在于:食材选择广泛精良,凡是能够饮食的东西都进入了中餐的范围,并且讲究“色(加色)、香(香料)、味(味道)、意(含义:如鲤鱼跳龙门)、形(形状)、养(营养)”;烹饪方法多样,有烧、烤、烘、炸、煎、蒸、煮等;南北饮食各有特色,主食和副食搭配,品种多样;饮食器皿品种多样,尤其是筷子独具特色;进餐讲究围桌聚餐,座位分别尊卑、长幼、主客,注重饮食礼仪。

中餐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形成了著名的“八大菜系”:粤菜、川菜、鲁菜、苏(淮扬)菜、浙菜、闽菜、湘菜、徽菜等。八大菜系的形成主要依赖于它们的悠久历史和独到的烹饪特色,也受制于各地区的自然地理、气候环境、资源特产、饮食习惯等条件。因此,美食界流传这样的比喻:苏、浙菜好比清秀素丽的江南美女;鲁、徽菜犹如古拙朴实的北方健汉;粤、闽菜宛如风流典雅的公子;川、湘菜就像内涵丰富充实、才艺满身的名士。中餐“八大菜系”的烹调技艺各具风韵,菜肴特色各有千秋。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网址: http://www.zgzyyxdycjy.cn/qikandaodu/2020/1107/812.html

上一篇:文化认同视域下中医药在孔子学院的传播研究
下一篇:从韩国电视剧《大长今》看中医药影视剧